秋風起
一葉摁不住涼意的時候
不再做尋山問路的人
空山留給鳥鳴
河流讓給日漸消瘦的山脊
命途的局面一旦打破
迷霧持續被一束光超度
荒草已低頭結籽
宿緣仍未盡
聽,流逝的響聲
像瑪尼石前日夜流淌的小溪
足以安頓今生的匆忙
一個人站在秋風里
仿佛天邊云朵一樣被放生了
原刊于《西藏日報》2020年9月1日
色林錯
是的,神一定沒有徹底降伏色林魔
不然你看,湖水年年還在擴張
他的懺悔,誰聽見了
悄無聲息中膨脹的,何止
是你
終將被淹沒的,也何止是
眼前這片保持安詳的草地
湖水溢出的部分
何止是不該融化的冰川
失控的速度,從事物的內部坍塌
耀眼的迷局背后潛藏的黑暗
是另一種
危險的索取
色林錯,和我滿目的灰塵一樣
無處安放,風只管吹它的
只要順著微瀾的光線,伸手一碰
局部的動蕩
指尖上滑下的一滴
我嘗到了淚水般的苦澀
原刊于《民族文匯》2020年第三期
倒影
紅山頂上
布達拉是天空的一部分
龍王潭里
布達拉是水中的一部分
一粒鳥鳴聲滑入其中
像時間射出的箭穿破潦草的塵世
它們用羽翼鼓動無形的空氣
一個鑰匙,找到了虛實詞語的破綻
在它們中間
我發現自己的影子越來越低
變成石頭躺在門檻
一群螞蟻正一寸一寸地從上面越過
原刊于《青海湖》2020年8期
慈東拉錯
如果你是一滴淚
應該是刀光血影中
女人從身體里溢出的悲憫
如果是一截魂魄
應該是歷史的河床上
男人從骨縫里提取的光芒
可現在,整個草原上
你的孤獨
像湖邊發呆的牧女
被粗粒的風吹著
被安靜地吃草的羊忽略
多少年過去了
唯有飄渺的傳說
像老人時不時念出的咒語
像荒原上的落日
布滿了無法參透的藏地密碼
原刊于《那曲政協》2020年第一期
泅渡
豢養在格子里的火焰
設計不出多余的冒險和想象
止于眼前的虛構和喧囂
詞語粉飾的像一件瓷器構建的贗品
果實的秘密
源于一粒種子和土地的坦白
有人趁夜尋覓月光提取的影子
風繞過了事物的局部
被黑夜喂養的星空,在填補
面孔下的漏洞
一道裂痕,刻下了晦澀的半壁時光
原刊于《西南當代作家》2020年冬季號
致黑頸鶴
它們用黑白分明的身子打開光線
向萬物獻出美妙的和聲
翅膀托起的遠方
引領著你的目光飛出一片蒼茫
起舞的影子被湖光擦亮
靈魂鋪滿露珠,你在近處沉醉其中
群山在遠處略帶羞澀的凝視
它們鐘情于一生的愛
是落座在星空上的白塔
如果某一刻收回羽翼,向虛空縱身一躍
那是給諾言賦予落日般的祭奠
從今往后
雅江彼岸的雪峰是愛的肋骨
雪的溫度是它的肌膚
……
一群騰空時
那一片湛藍的海水,須臾間
向我們
豎起了一面黎明般的天空之鏡
原刊于“雪域萱歌”微信公眾號
趁一滴水未老去
把曬干的床單及時收起來
趁陽光的味道還未走散
把一株金盞菊移栽到空地
趁野草還沒淹沒它
用一杯清茶讓塵世靜下來
趁喧囂還沒有擠走身體里的余光
再次挑亮燈芯在黎明前
趁夜的盡頭星辰還未跌落
借蒼茫的暮色辨認山河的走向
趁雪以白覆蓋混沌之前
試著做一次飛出靈魂的魚群
趁一滴水還未老去
原刊于《大風》2020年冬季
脫落
它不會寄生在華麗的言語
妥協或迷失
應該是短暫的深淵
被放逐的影子,及時醒來吧
它應該是一枚陽光燙過的印章
從不起眼的眉梢上跳躍
灰塵足以掩埋一個人的天空
隱秘的交集被誰發現
——忘記身后的灰燼
有些不安,在塵世的刀光上
開始烙下
羞愧的胎記
原刊于《北方詩歌》2020年春季
火山云
一個云游僧
風鼓起的袈裟
染紅了半個天空
半個海面
此景,被打盹的青山看見
在遠處
會心的點了點頭
仿佛它領會了其中的神意
遠離
借一場雨水,遠離隨時爆發的火山
不走多余的路,去愛一滴露珠
供養隱秘的花園
借一次閃電,沖出未知的風暴
不吟誦泛濫的詞語,去愛塵世屋頂漏下的一束光
隔著更多的深淵,仍能瞥見草木的一生
歲月這面冷鏡子,一再提醒你
遠離一切被剝離的可能
好讓一首詩,在白紙上繼續遠行
納穆卓瑪,女,藏族,現居拉薩。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現供職于某家新聞單位。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作品散見各類刊物。詩集《半個月亮》選入2020年民族文學作品扶持項目。